北京又开奥运了,你对2008年有哪些难忘的记忆?

核桃 271 0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奥林匹克公园和森林公园。

先说森林公园,一个五环内,面积大于颐和园,有湖(北京缺水),对全民免费开放的巨型氧吧,这样的存在对于其他更宜居的城市来说也许不稀罕,但在北京的确让整个城市加分了。对比北京其他更小的收费公园,奥森简直良心。算是08奥运特别留给北京的福利。

奥森现在是全北京跑步爱好者的圣地,据我所知有人会周末开车十几公里来这儿跑步。南园一圈5公里,北园一圈5公里多一点。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答主身为妹子,刚来这儿只能跑下5公里,现在已经挑战15公里了,路边还有专门的冲凉浴室。

然后是重点:奥林匹克公园(严格来说,奥林匹克公园是包括森林公园的,但两个地方功能不同,所以分开说。)奥运会期间这里是一个封闭的场馆区,后来开放,包括下图这个红色区域: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面积比故宫、北海公园、景山加起来还要大,包含鸟巢、水立方、科技馆、国家会议中心、国家体育馆和奥运观景塔、龙形水系等的一个巨型城市广场(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这样一个广场的存在本身就足够让他们兴奋了~)

因为足够大,所以容纳的东西也多。

比如,广场舞在北京随处可见,但在夏天的奥林匹克公园,你不但能看到广场舞,还能看到各种不同年龄段、十几种类型、无数门派之间尬舞。

在我看,奥林匹克公园是集北京群众娱乐文化大成的一个神奇所在。这里有自带音箱和投影来唱卡拉OK的,有蹦迪的,玩轮滑滑板的,放风筝的,甩鞭子的,交流书法的,卖唱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地方戏曲,总之你能想象到的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这里都能见到(冬天除外),而且场景经常是:这边一个打着领带的中年男人唱着反串,身后挂着“唱响鸟巢豫剧,弘扬中原戏曲”的条幅,对面10米元的地方一个貌似农民工的大哥赤裸上身用好似关节脱臼的动作蹦迪,不远处两个老大爷用自制的毛笔在比书法,对面的一位大姐高歌一曲《套马杆》……这样的“场子”经常不下几十个,每个都有观众围观,有点各路好汉聚集在此斗法吸粉的意思……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答主遇到点感情问题,心情不好,偶然间在这里呆了一个晚上,喝上两罐啤酒,感受下身边的吵闹,忽然觉得生活其实挺美好的。记得蔡澜说,“心情不好,就去九龙逛菜市场。”感受生活里的烟火气,真的比什么都治愈。

分享几张当时拍的老大爷用水写书法的照片:

这位大爷写的好像是心经

另一位大爷的草书,不明觉厉……

这是一个向大爷学书法的女孩,类似的门下之徒有很多,大爷都会很有耐心的教。女孩手里的笔据说是大爷自己做的,下面毛笔的供水是靠矿泉水瓶和医院点滴用的管子完成的,供水速度可以调节。

第三位大爷的字,据他说北京所有大学的题字都不怎么样。唯独“中国地质大学”这几个字水平最高,他模仿了很多年都达不到原作的水准,网上也查不到“中国地质大学”的字是谁题的……

豫剧和票友

蹦迪的大哥,其实围观者不少,但主咖气场太强多数人难以近身……

跳绳比赛,背景是国家会议中心,那天太晚了,光线暗照的不清楚,见谅……

最后说两句题外话,据说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是号召全民参与运动,而21世纪的奥运会(尤其对于举国体制下的中国)更像是十几亿懒人坐在电视前看国家砸重金培养出的几百个运动精英争奖牌,然后YY自己的民族基因多么优秀。从这个意义上说,08年奥运会,包括张国师一战成名扬我国威的开幕式的确是一针民族主义强心剂,但奥林匹克公园的存在可能才更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本意,或许这才是08奥运给北京的最佳遗产吧。

==============================

更新几张公园的美照

===========================

更新,昨天逛五道口路过地质大学特意拍了一张,这个不像是毛的字体吧……

你所经历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怎样的?

前不久在杨国福吃麻辣烫,一个瘦高的中年男子走进店里,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他拎着公文包,穿着西装裤,上身则是一件北京奥运会的蓝色志愿者polo衫。日子过得恍恍惚惚,这突然出现的熟悉配方,让人惊觉,距离北京奥运会已经10年了。

年8月8日,也是在一个同样炎热的夏天,北京奥运会开幕了。

北外充分发挥了外语院校的优势,几乎全校出动,派出了近名志愿者,大多数岗位服务于各国奥委会,我们叫NOC(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大家庭,为届时来京的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主席和秘书长,提供陪同服务。

我和另外一个人大的搭档,共同负责陪同东非小国吉布提奥委会成员。

吉布提紧邻埃塞尔比亚和索马里,地处欧亚非交通要冲,扼红海入印度洋的咽喉,被西方称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

每天早上7点拿着豆浆和鸡蛋烧饼,赶到东院校门口坐统一安排的大巴,宁夏来的支援奥运的司机师傅会站在车边告诉你这车是去哪个场馆的。奥运专用车道一路畅通直达王府井北京饭店。从北京饭店、莱佛士到贵宾楼全部划成了奥运专用区,是各国奥委会成员下榻处、部分北京奥组委工作地、志愿者休息和用餐区。

NOC助理的主要工作是安排好日程,协调好车辆,翻译沟通,并不复杂。工作多年后,也组织和参加过规模不一的活动,和奥运会这么一个巨大的活动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考虑得非常周全,才能井井有条。比如看上去不复杂的NOC助理工作,涉及到:

1、 人员管理

几个国家的NOC助理归为一个班,由穿红色专业志愿者服装的老师管理,也是助理们的需求对接人。助理们上岗前要接受各项培训,熟悉各大场馆、工作流程,其他奥运会相关岗位职责、熟悉服务国家的文化特色,应急情况处理…… 随着服务对象的航班落地,对应的助理就被“激活”开始上岗。

2、 餐饮交通:

南河沿大街旁的华龙街被设为了志愿者就餐区,服务对象怎么吃的我实在不记得了。每个国家奥委会成员配了奥运专车奥迪A6L,车牌统一以PQ2开头,司机牛师傅也是志愿者,地道北京人。助理和司机需要在激活前一起开车实勘,都是为了更快、更好、更安全。

3、 路线安排:

奥运专用区和场馆众多,为了节省时间,助理都需要熟悉路线。至今对北京饭店的构造还留有印象,只因当时不知走了多少遍。

4、 安保权限:

每一个安检处都配有武警,安检志愿者和搜爆犬。除了检查是否有违禁物品之外,还需要查看此人是否有权限进出。每个人都配有一张注册卡,标明了出行权限。NOC助理的注册卡是一个无穷大的标志,所有场馆通行无阻。

然而,开幕后,除了北京饭店和鸟巢,我哪也没去。

吉布提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来的运动员不多,参加的项目也仅有田径。主席女士和秘书长先生非常佛系,对看比赛不感兴趣,这一趟来北京原来是一趟买买买之旅。秀水街几乎要被踏平,还有其他著名购物点,有次二位从大红门背回来一口锅,我坐在车里目瞪口呆。

但我也是幸运的,开幕式当天下午,搭档一个电话把我从临时培训点叫了回来,她说秘书长给了两张多余的运动员开幕式票。拿着票欣喜若狂,除了服务鸟巢的志愿者,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可以看,更多的是在细分岗位上支持开幕式各项运转。在市场上,开幕式也是一票难求。

临时买了便装换下了志愿者的服装,和各位外宾坐大巴从王府井前往鸟巢,车里坐着五大洲肤色的人,各国语言轮番响起,大巴越来越靠近奥林匹克公园,路边的人们也越来越多,脸上挂着笑容,贴着小国旗,不时向车队挥手致意。

开幕式散场后,奥林匹克广场还是有很多激动的人群,好些穿被戏称为“西红柿炒鸡蛋”队服的中国运动员走了出来,和同伴随机拦住了两男一女运动员,厚脸皮问能不能合影,于是有了下面这张。

直到奥运会进行到一半时,偶然看到女子跆拳道世界冠军的照片,再对比下那张合影,目瞪口呆——我在广场上捡了个奥运冠军,吴静钰。

仓促之下没带眼镜、没带相机,该有的情绪却一点没少,身临其境见证了无以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万国旗飘扬,国歌奏响、鸟巢上空怒放的烟花、连绵不断的欢呼,对于参与的小小个体来说,这场体验也是无以伦比的。

无以伦比的背后是几组数字:

l 全球约有45亿人次的观众通过各种途径观看了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l 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小时的报道和转播。

l 现场观众:伦敦奥运8万<北京奥运9.1万

l 参演人数:伦敦奥运1.2万人<北京奥运2万人

l 奥运总开支:伦敦奥运94亿英镑<北京奥运420亿美金

l 奥运总赞助:伦敦不超过10亿美金,北京奥运会超过10亿美金

里约奥运会没有可比性,伦敦奥运会从这些角度略逊色北京奥运会,往届的奥运会就更加比不上了。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体制办大事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努力办好奥运的心情,从奥运会每一处细节——场馆建设、赛事流程、安保保洁……都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想好好做是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国际奥委会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工作标准,大到组织原则,小到注册卡上需要包括哪些信息。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是在学习如何举办重大国际活动和赛事,如何和国际标准接轨,做到专业规范流程化。

45亿地球人看到了这样一个朝气齐整的中国,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国家形象建设和成功的国际公关。

国外怎么评价08年北京奥运会的?

美国媒体盘点了奥运史上最成功的 5 届奥运会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任何关于最成功的 5 届开幕式的评选都只不过是 4 个候选人在争夺第二名,第一永远属于北京。 从没有任何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能像北京一样规模宏大,有如此精彩的表演。

年北京奥运会,这是史上规模最大、最成功的奥运会!

共有 205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投入资金超过 亿!

创造直接收入 210 亿,间接收入 450 亿。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1、角逐开幕式总导演

年 7 月,北京获得第 29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后,一个先决问题摆在奥组委跟前。

那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人选问题。

开幕式是奥运会开场的重要环节之一,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非常考验总导演的艺术和指导水平。

张艺谋作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导演,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的候选人选之一。

但在 年 3 月 1 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开始时,张艺谋导演放弃了投标。

这是因为他曾经在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留下的「黑色八分钟」。

众所周知,在每一年的闭幕式上都有一个惯例,会给下一届举办奥运会的城市,留下 8 分钟时间,用来展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以及这个国家对奥运的理解。

雅典奥运会的下一届是北京奥运会。

这一次雅典奥运闭幕式 8 分钟的导演正是张艺谋。

然而,当晚这 8 分钟,却成为了张艺谋导演生涯中,最黑暗的一笔。

批评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表演内容老套、表演形式陈旧、生搬硬套、大杂烩、没有展现中国文化……

等张艺谋从雅典回来不久,在圈里的名声大降。

从领导的直接批示,到广大群众的来信,可谓恶评如潮,很多人更是直接撂下了狠话:可不能让张艺谋再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

尽管表演只有 8 分钟,但是对张艺谋的差评和质疑,却一直持续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整整四年。

后来经过有关领导一再鼓励,他才开始召集团队,参与奥运会开幕式方案进行竞标。

然而开幕式总导演的位置可谓竞争激烈,除了张艺谋外,其他不乏陈凯歌、李安等实力雄厚创意新颖的团队同时投标竞争。

最终张艺谋的方案成功脱颖而出,杀出重围,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多的麻烦接踵而来。

2、精雕细琢的方案

张艺谋首先头疼的问题,就是开幕式整体方案的体现方式。

最初竞标方案只能算初试,并不完美,根本无法完全体现中华 年的浩瀚文明。

所以接下来的方案,张艺谋将四大发明融入其中。

他的想法是通过画轴、文字、普通中国人的一天、丝绸之路和升起的地球表现中国文化,其中「画轴」获得了一致好评。

但现在的张艺谋很难下决定,因为有太多能够代表中国的艺术内容,并且周围有质疑之声,更有相关领导多次否定,他好不容易从作家刘维口中得到了一个新的灵感补充。

那就是开幕式时由一千个演员来搭建一个五环,将四大发明贯穿整个开场。

令张艺谋没想到的是,当副导演张继刚将四大发明方案提交中央审核时,四大发明创意又被中央否定!

到了 年 8 月,张艺谋几次更改完善方案,在北京大兴郊外建造了一个排练场地,此时,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威尔布鲁根等人来听取张艺谋的方案汇报。

这时候张艺谋的整个方案分成 9 个部分,上半场表现历史文化,分 5 个章节,下半场表现当代中国,分 4 个内容。

其中最核心的道具,是一张长 36 米长的「大纸」。

可是问题又来了,任何材质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脱离了原来的行为状态,「纸」的重量将会达到恐怖的一吨重。

那么,从哪找来那么大的纸?

3、突如其来的打击

用画轴承载文明的展示,但核心道具的「纸」成了难题。

好在材料制作组的于建平想到了用航空材料制造一张巨大的「纸」,暂时解决了张艺谋面临的难题。

这就是那张贯穿整个开幕式的纸。

有了载体,那么载体上放置的内容又成了下一个难题。

终于,在这一次创意商讨会上,画卷方案最终成形。

日月山河,云和小鸟,还有由运动员脚印组成的大地,初步构成了画卷的内容。

看着『画卷』逐步成型,张艺谋团队都很高兴,然而实际检验成果,却让他惨遭当头棒喝。

年 11 月 13 日,北京大兴排练场,张艺谋需要检验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这张长 36 米,宽 14 米的纸由航空材料制成的,但重量还是达到了 公斤,因为 9 个节目都需要在纸上留下痕迹,因此这张纸的姿态显得尤为重要。

张艺谋眉头紧锁,因为这张纸必须要起来,人才能进得去,但纸起来是有弯度的,几乎不可能达到水平,无法达到水平,那还怎么体现 9 节的内容。

「这和我的想象距离太大!」张继刚忧心忡忡。

张艺谋觉的张继刚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没有发表意见。

张继刚又问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技术制作组组长于建平:「人能拖得住吗?」

「拖得住!」于建平拍着心口保证,「换算下来,每平米才 3 公斤,撑得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张艺谋准备找来武校的学生进行试验,当 公斤的纸受起重机控制缓缓向平均排列的武校学生压下来的时候,还是压倒了许多学生。

张艺谋有些懵了!

因为这样一来,原先设计的动作,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是为了能够完成一些空中动作,纸的重量又不能太轻,而且由于面积过大,这张极为重要的纸又必须结实。

怎么办?这时候临时在更改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更改方案的时间和成本,光是对团队士气的打击都很可怕。

之后紧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美总设计马克·费舍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再次打击了张艺谋。

「作为一名观众,无论是坐在体育场还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很难通过现在目前的表现方式理解我们做的是一张纸,从我个人理解,我从不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材质大到 36 米乘以 14 米的时候,还可以像一张纸一样。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问自己一个问题,到 年 8 月 8 日,我们是否能够展现出我们想要展现的东西。」

最终,面对多方压力,张艺谋决定缩小纸的重量。

纸由最初的 36 米乘以 14 米改为 20 米乘以 11 米,纸的重量缩小了将近一吨!

千辛万苦,总算把「纸张」问题解决了,然而新的问题扑面而来。

4、「缶」是什么?

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必定是要能体现北京欢迎世界来客。

张艺谋想到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很多古人饮酒时经常「击缶而歌」,才是中国人最正宗的欢迎之道。

定下了击缶而歌作为开幕式第一个节目,接下来就要去验证和实行。

但是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导演组给张艺谋的「击缶而歌」的时间只有一分半钟的时间,时间根本不够展现「击缶而歌」的震撼。

经过多次沟通争取,击缶而歌延伸到了三分二十秒。

时间问题被解决了,但击缶的人上哪里找去。

为了体现艺术和震撼效果,击缶的人必须身高 1.80 米到 1.85 米以上,而且需要 位。

最终还是张继刚想到了去求助部队。

参与击缶而歌的演员从全国五大军区选拔,从 年 9 月组织几个班排练,因为真正的道具「缶」还没有组织完成,演员们用鼓来排练。

训练倒是热火朝天,但真正击缶而歌的难题来了。

那就是,缶到底是什么?

这东西谁都没见过,只有文献里才有记载,没有具体的文物出土参考,也没有人知道「缶」被击打出来到底是什么声音。

导演组也很傻眼,不知道缶是什么样子,那前期一切工作岂不是白费?

5、一波三折

缶到底是什么?

一直没找到相关资料,导演组一度想把缶改成「祝」。

但「祝」最终也被否决了,理由和否一样,二者已经没有活体传承了,没有实物没有数据。

有专家说隔壁韩国和越南有这种老乐器版本,但真要去询问或者借东西,传出去岂不是笑掉国际友人的大牙。

怎么办,难道奥运会开幕式第一个节目,还没开演就要面临夭折。

经过多重考虑,张艺谋还是决定用否。

然而缶道具的研制,走了很多弯路。

年 4 月 1 日,缶道具基本确定了下来,缶为树脂材料制成,外形是在春秋时期曾侯乙铜鉴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但此时,击缶而歌的基本动作,特别是开头动作还没有确定下来。

这可怎么办?

负责这个环节的张继刚,从击鼓中得到了启发,融入了太极,提炼出了精华,经过一系列改进,击缶的基本动作基本成形。

击缶而歌节目落实,紧随这个节目之后的则是『梦幻五环』这个重头戏。

而这一次,张艺谋想要飞天!!

6、发光的五环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五环的表现是奥运会的固定环节,因为每个举办城市的文化不同,除了五环之外的其它节目无法进行比较,因此有关人员认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拼」的就是五环!

张艺谋在之前就研究过历届奥运会五环的表现形式,比如悉尼「马仔」组成的五环,雅典由火种打到水里面,在水里形成的五环,那么中国怎么展示?

张艺谋准备用双层 LED 屏展示五环。

他想要追求一种极致的梦幻和浪漫。

后来张继刚在白板和手机屏幕上得到了启发,在地面上做一层透明的薄膜,将五环印在薄膜上,再拉向天空,形成五环在空中飞舞的梦幻场景。

但和纸的概念一样,薄膜到了空中又会变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张艺谋想到了用一张网子将 LED 灯组装起来,这样就可以做到水平。

然后,用中国传统的飞天,将整个五环表演完成。

之后尽管在选拔飞天演员的过程中出了一些困难。

但最终通过北京体育大学,还是把飞天演员确定了下来。

至此梦幻五环节目就没有了阻碍,接下来的夸父追日、主题歌选拔等节目大体都还算顺利的推进了下去。

解决了开幕式的各个节目安排,张艺谋并没有松一口气,因为他即将直面开幕式最大的安全问题。

7、焰火下的安全隐患

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是中国最为骄傲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无可替代。

张艺谋想要在鸟巢上空点燃绚丽的焰火,安全就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问题。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北京又开奥运了,你对2008年有哪些难忘的记忆?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年北京奥运会,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北京举办。

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

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