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虎扑二次上市失败,“直男自留地”处境尴尬
记者 | 魏庆超
编辑 | 一白
2021年夏天,曾经的内娱顶流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而被批捕。在对吴亦凡的一片讨伐声中,有一个声音显得格外独特——虎扑。
在各大网络社区痛批吴亦凡的时候,只有虎扑是社区官方登场,参与高强度对线。虎扑与吴亦凡的恩怨要追溯到三年前,虎扑直男与饭圈女孩因吴亦凡展开网络口水战——号称66万虎扑JRS抵挡3300万梅格妮(当时吴亦凡粉丝的代称,意同“每个你”),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随着吴亦凡锒铛入狱,虎扑自然吹响反击号角,带领一众直男发起群嘲,又一次赚足热度。在当下各个类型的网络社区中,将直男群体视为“流量密码”的,可能只有虎扑。
然而,同样在2021年,虎扑经历了第二次上市失败,这一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倒也与“直男”二字脱不开干系。
冲击上市过程
虎扑在2016年4月22日首次报送IPO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上市,计划首发3333.4万股并募集资金4.2亿元。根据招股书信息,其中3.2亿元用于互联网技术平台升级改造,剩余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彼时,虎扑表示,国内体育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虎扑互联网技术平台的改造升级将有效弥补这一环节,进一步巩固虎扑在互联网体育行业的领军地位。
然而证监会认为虎扑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周转率下降、业绩波动较大等问题,招股书显示,2013至2015年,虎扑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55.19万元、-2,324.73万元、320.24万元,远低于同期净利润1518.02万元、750.37万元、3157.61万元。
不难看出各年数据变化巨大,净利润先下降超过50%,后又增长超过300%,可见虎扑经营状况确实不够稳定。
2018年虎扑获得由中金公司领投的6.18亿元E轮融资,2019年字节跳动更是为虎扑增资12.6亿元。期间在2019年3月虎扑再次计划冲击上市,然而2021年6月,虎扑终止了IPO申请,疑似遭到字节撤资。最初得到字节投资时的大规模扩张,又以大规模裁员告终。
成也直男,败也直男
虎扑起家于收割NBA流量,创始人程杭早年利用中美之间的时间差,将NBA的第一手消息发布在hoopCHINA(虎扑前身)论坛,由此拉拢了第一批国内忠实用户——NBA铁杆球迷,基本都是男性。
直到如今,篮球资讯,尤其是NBA相关讯息,仍然是虎扑的核心。在对外形象方面,虎扑在多数情况下仍难以摆脱“篮球论坛”的名号。
然而随着流量时代、移动端时代的到来,虎扑的目标远不止扎根于篮球领域,而是希望向不同体育项目乃至体育之外的话题伸出触手,打造多元化的综合性社区。
目前虎扑总注册人数超7000万,日访问量达1.6亿。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虎扑用户中男性占比高达89.80%,而女性占比只有10.20%。
在同类型社区中,虎扑用户规模已位居顶端,但体育属性导致的用户性别比例差异巨大也带来了问题。
由于男性消费力不高,男性群体占据主流的平台,往往并不受资本市场青睐。而反观女性主导的平台,则天然具备带货基因,变现相对快捷。
比如主要用户群体为年轻女性的小红书,目前目标估值达100亿美元。小红书资深用户Lyala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我觉得直男(在商品方面)没有什么要分享的,女性在美发、化妆、探店各种消费方面可分享的东西比较多……”
简而言之,女性“种草”和分享的意愿远比男性强烈,也是流量变现潜力的体现。
这与虎扑深度用户司辰捷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告诉界面新闻:“我认为性别确实影响了流量变现水平的差异。女性更愿意(针对商品)做发散性的传播。”
美团CEO王兴的演讲,也让一个关于男性消费力的“投资公式”不胫而走,即消费投资市场价值链为: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这其中当然有调侃成分,但所谓的女性消费时代由互联网企业一手炒热。直到如今,“她经济”更易获利几乎已成为业内共识。
虎扑的流量源泉在于直男群体,但流量如何有效变现,“直男经济”价值几何、如何体现,目前还是难以解答。
程杭对此曾直白地承认:“从男性口袋里掏钱,很难。”
如今的虎扑像是坐拥一座流量矿产,但尚未明确如何开凿,甚至矿产本身是否值得开发也无从确定。至少从当下的普遍共识来看,直男群体并非“财富密码”。
此外,时刻与直男绑定也导致虎扑很多时候被打上“厌女”的标签。Lyala受访时说:“小红书没什么性别偏向,但虎扑给我的印象是仇女。”
竞品强势,难逃版权困境
目前国内的线上体育社区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虎扑、懂球帝为代表的资讯型社区,以实时比赛新闻、用户自发交流(发帖、评论等)为主;另一类则是腾讯体育、咪咕体育等体育媒体平台,以版权赛事的视频直播带动流量。
两类社区并非泾渭分明,但各有侧重。根据易观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腾讯体育平均月活为2024.26万,而虎扑此数据仅为560.85万。
而2021年年中开始,欧洲杯、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不断,央视频、腾讯体育、咪咕等体育媒体平台,更是迎接“流量盛世”。
顶级赛事版权对于体育平台的流量加成,显而易见。
不过,虎扑的用户使用频率及时长遥遥领先,说明其用户粘性很高。同样是易观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虎扑用户每月人均启动APP次数为106.47次,每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2.02小时。
这也许是虎扑能在火出圈的自家“步行街”板块打上简介:逛步行街极易上瘾,请各位注意控制时间。
但问题在于,这并不能对虎扑营收发挥明显的正向刺激作用。2016年递交招股书时,广告占据虎扑超过六成的营收,至今虎扑的收入支柱仍然是广告业务。
广告收入的天花板在于平台流量总量的上限。同时,对于深度用户来说,过多的广告是使用体验的减分项。
体育爱好者、资深虎扑用户孙平告诉界面新闻:“很多时候会误触(广告),在帖子尤其是评论中间夹杂部分广告,导致观感很差。”
司辰捷也对这一点表示赞同:“虎扑的广告我们已经吐槽很久了,总是藏在评论区里,(与用户评论)很难分辨。”
依靠赛事直播吸引用户的社区,其流量爆发力很强,只要有比赛进行便会涌入大量观赛者。且对于使用时长相对较短的用户而言,广告并不会引起明显的反感,植入广告的宣传效果也相对更好一些。
孙平提到:“我觉得很多人对于赛前广告心理是有准备的。从我自己来说,对于非会员用户,不能跳过广告是合理的,现在的重要赛事版权价格那么高,平台总得有收入。”
体育属性限制广告来源是虎扑广告问题的一大症结。但没有赛事版权导致流量上限不高、重视用户体验与广告宣传之间的矛盾,也都是虎扑广告业务遭遇的难题。
如果拥有赛事转播权,广告的投放显然可以更简单粗暴一些:观赛前插入广告,或者比赛中由解说播报等,比如欧洲杯期间“洗脑式”的进球时刻口播。
虎扑目前仅仅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一片讨论区,让广告混杂其中,固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许多人并不买账。但购买顶级赛事版权,对虎扑而言显然不现实,其用户规模,因此很难有跨级式增长。
电商业务杀出,难以反哺虎扑
其实在广告业务之外,虎扑对于利用衍生产品及服务变现早有探索,也曾取得一定效果。
早在2007年7月,虎扑便推出了交易区,为用户之间进行商品交易。2009年3月,虎扑推出了自家电商平台卡路里商城,但彼时淘宝等综合平台已风生水起。2009年正是“双十一”购物节的元年。
与家大业大的淘宝等平台相比,更像是虎扑“半路出家”而打造的卡路里商城很快便经营不善。此后直到2012年6月 “识货”平台推出,虎扑才在电商业务方面打了一个翻身仗。
识货平台专注于进行正品运动品牌导购、为用户提供折扣及商品鉴定等,与虎扑相似,其成功之处也在于做好了垂直内容,专注于运动装备。
“达人UGC+专业特色PGC+主题内容策划”的推荐模式,为购物需求不同的用户呈现出差异化内容,并且针对商品库进行全网鉴定,同时教授用户如何鉴别真伪,从根本处杜绝假货。这一系列操作让识货迅速在内容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
程杭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到,2018年识货收入体量达到21亿,当时平台成立仅过5年。
除了识货,虎扑还拥有另一张好牌——主打球鞋鉴定及交易的“得物”,当然目前平台商品种类更为繁复。
得物在2020年1月由原本的毒app升级而来。与识货不同的是,得物并非导购平台,提供内容信息、鉴定服务以及自建电商体系,使其被部分人认为像 “男版小红书”。
一位得物前员工告诉界面新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得物是男版小红书,但两者的本质不同,得物做电商,而小红书社交属性更重。”
用户Lyala则说:“我用得物买过项链、戒指。对我来说,得物是购物平台,而小红书是社交平台。”
但无论是识货还是得物,对虎扑商业收入的帮助都不大,因为这些平台已独立运营。程杭的理念一直是,公司内部孵化的潜力项目会得到投资,由程杭个人及虎扑持有不超过50%的股份,此后相关团队将自成一家,而虎扑起到引流作用。
目前虎扑控股识货,并持有得物15%的股份。由虎扑分裂出的创业项目,如今只有识货能帮助虎扑提升估值。
得物估值达10亿美元而成功跻身独角兽,其月活甚至达1300万,远超虎扑本身。若意在上市,本应对这个全新的业务增长点引起高度重视,但虎扑似乎更乐于放手。
从这个角度看,虎扑对于上市的意愿是否始终强烈,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破圈、维持流量的代价
JRS是虎扑用户的自称,意为“家人们”(也有部分说法为“贱人们”,有调侃之意),可见用户群体内部认同度极高,这也是虎扑一向为之自豪的。
彼时66万JRS与3300万梅格妮之争,真相也好、戏言也罢,其实可以看作虎扑直男们的一次网络团建,程杭曾经的金句“虎扑的用户洞察是男人更喜欢和男人一起玩”,并非全然在开玩笑。
无论是吴亦凡事件的集体出征,还是步行街板块举行“女神大赛”,虎扑官方的态度总是与直男统一战线,当然也意图借此破圈。
作为“直男审美风向标”,女神大赛被虎扑打造成一个不错的自有IP,前些年热度不错。但缺少创新的虎扑女神评选,热度走低,已渐渐成了JRS的自嗨。
当破圈的尝试遇冷,其代价就显得更加刺眼。虎扑作为体育社区,内部热搜却常常出现无体育话题的尴尬,让不少老JR发帖直呼“离谱”。
这一点可以说激起了受访者司辰捷的强烈吐槽欲望:“虎扑热搜的算法莫名其妙,甚至以前出现过热搜第一热度几万亿,排在第二的话题热度只有几百。而且很多热搜话题都是其它平台讨论过的,可能从微博流到B站、贴吧,再流到小红书等等,最后又流到虎扑,这种话题有什么意义呢?”
用户张辉则认为:“虎扑的规模可能是快到极限了,男性的关注没有女性那么‘同质化‘,很多男生根本不关心体育,但女生没多少不关注化妆品的。和小红书那种社区比起来,虎扑的流量上限有天然的差距,不得不强行追求破圈。”
但也有不少受访用户觉得,其实在垂直领域内,虎扑也没有把自己的目标受众吃透。
虎扑巴萨版主告诉界面新闻:“自己最早认识的用户中,很多人由于年龄增长、家庭及工作各方面原因,慢慢不再把体育娱乐当作生活的重要部分,以自己看到的情况,用户中年轻人是主流。”
数据基本验证了这一说法,根据易观数据统计,虎扑用户中35岁以下人群占比72.41%。虎扑在不断有年轻人涌入的同时,很多老用户也不断流失了。
另一方面,虎扑用户质量下降也已是社区内部的共识,尤其是湿乎乎、话题区(分别为虎扑篮球、足球专属板块),“灌水”现象以及用户间的无脑互喷愈发常见。
虎扑用户“浅唱”表示:“社区管理者需要保证用户数量,但让低质量用户拥有话语权,他们必然会去挑战相对专业人士的权威,后者就逐渐失去了表达欲望。”
另外部分所谓的直男话题,也被人质疑“恶臭”。比如某些聚焦美女的福利帖,尺度之大甚至让不少JRS都认为,“追求流量不择手段”。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虎扑高层认为社区维持调性非常重要。虎扑站内的直播栏目,如利用女主播唱歌等吸引观众,便因管理层认为“老JR会反对”而搁置了提升流量的计划。
但高层的真实想法,并不总能反映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许多老用户期待的质量帖数量不断下降,无营养的内容比比皆是。
从长远角度看,这对虎扑的口碑负面影响极大。
上市未果,虎扑何去何从
虎扑面临的困境,实际上与绝大多数互联网垂直社区无异:相关领域内用户规模已迫近上限,突破遭遇瓶颈,作为收入支柱的广告业务逐渐乏力。
在缺乏版权的情况下,虎扑为保持流量以及追逐破圈的行动,导致了用户群体的质疑与不满。以虎扑的实际操作而言,其内部对于上市与否的意见可能并不统一。
其实虎扑高层对于调性与情怀的看重可能会是另一种出路,重视内容、吸引老用户回流是不错的选择。
许多老用户随着年纪增长,财富积累、消费力逐渐提高,可能成为流量变现的潜力股。但从社区当下的风气、氛围来看,虎扑的情怀还剩多少也是未知数。
当然对于暂时不再渴望上市的虎扑来说,维持“直男自留地”的形象或许是不变的追求。
NBA在中国“凉”了 虎扑A股IPO还能“热”吗?
每经记者:胥帅 每经编辑:梁枭
近日,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的不当言论引发轩然大波,NBA在中国的转播面临停摆。赞助商、数字媒体纷纷受到影响,靠NBA起家的虎扑是否也将受到冲击?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已打造出的多元话题社区,NBA停播事件对虎扑的流量冲击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直男一条街的“步行街”、招揽NBA球迷的足球话题区仍然能为虎扑提供流量支撑,且能保持用户黏性。
不过,在公司2016年披露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虎扑的主要营收还是依赖广告收入,特别是鞋服。但因为未披露篮球鞋服占比,其具体收入尚不得而知。
热点板块承接NBA流量
NBA话题的JRS(虎扑网友自称)最近很忙,他们不是在曼联话题区,就是在去阿森纳话题区的路上。在这里,其他JRS看到更多询问帖,要么是请教NBA球迷可以选哪个主队,要么就是NBA新人急求足球基础知识。
虽然这里面有一些搞笑的成分,但这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NBA在中国停播对虎扑的冲击。由于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的不当言论,以及NBA总裁亚当•肖华的不当态度,央视暂停NBA赛事转播安排、腾讯体育暂停转播NBA季前赛、中国企业全面暂停与与NBA合作……NBA这项赛事在中国有了“凉凉”的趋势。
对此,虎扑创始人程杭的内心恐怕是五味杂陈,因为虎扑正是依靠NBA起家。2004年,虎扑成立。作为最早的NBA篮球球迷社区之一,虎扑前身hoopCHINA中的“hoop”就取自篮筐之义。当年在中国,正处于黄金年代的NBA赛事风靡一时。姚明、麦迪、科比、奥尼尔等众多NBA球星可谓星光熠熠,火箭、湖人、马刺等球队的球迷基数也在壮大。在当时的PC互联网时代,球迷社区平台较为稀缺,而虎扑正是抓到了用户的痛点。
如今,NBA在中国面临“大考”——NBA在中国停播对虎扑的影响有多大?从今日(10月9日)的发帖数量来看,虎扑的“湿乎乎的话题”(NBA球迷)发帖超过20万,居于各板块首位。
“会有一些影响,但不需要过于悲观。因为NBA的话题热度,短期的流量是有的。长期来看,因为球迷爱好替代效应的存在,也会有新的受众增加。”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总裁张庆认为,还需要关注此后NBA停播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目前,虎扑APP首页基本上已被国际足球新闻占领,很难找到太多关于NBA的信息。不过,正如张庆所说,虎扑APP其他流量的热度在提升,特别是上述提及的拉粉现象。
在足球话题区首页,各个主队球迷想尽办法圈粉,拜仁、AC米兰、曼联、巴萨球迷更是“花招频出”。另一块就是普及足球常识或者“黑话”,何为“盛世美颜”、“鲁尼和吉格斯两翼齐飞”、“玄学”、“毒奶”……从另一个维度来看,经过十余年发展,虎扑社区并非仅依赖NBA,还有足球。值得一提的是,跨界的DOTA等爱好者也在拉粉,电竞话题区也想从虎扑NBA流量里分一杯羹。
实际上,除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之外,虎扑的流量群体还包括有“直男一条街”之称的“步行街”。“街薪”讨论、“关公大战秦叔宝”类历史人物对比等,步行街的JRS一直都不缺少热门话题。因为打造出的多元话题社区,NBA事件对虎扑的流量冲击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此前业务依赖鞋服
获得流量的目的也是为了之后将其变现。
APP社区平台吸引流量,广告主针对性投放再变现,这是一般轻资产社交平台盈利的方式。而对于虎扑这类互联网媒体属性的平台来说,这也是比较重要的盈利模式。
虎扑曾于2016年4月发布招股说明书,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收入类别。2013年~2015年,广告业务收入占到虎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2015年,虎扑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其中的广告业务就有1.22亿元。此外,虎扑的业务还包括赛事营销、增值业务、其他,但这三项的合计收入不及8000万元。
不仅贡献收入,广告业务还是虎扑主要的毛利来源。2013年~2015年,公司广告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9.17%、86.04%及78.80%。而赛事营销业务2015年的毛利率仅为12.01%,且并不稳定;增值业务在2014年及2015年的毛利率超过50%,但仍然逊色于广告业务收入。
而在2015年的广告业务收入之中,鞋服客户又占据大头。2015年,鞋服实现销售金额4650.63万元,占广告收入的38.16%。其次则是汽车、食品饮料、互联网广告服务类等。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2015年,鞋服收入占广告收入的比例均超过了30%。
当时,虎扑的鞋服客户包括Nike、Adidas、361°和特步等。从类别来看,主要还是篮球和足球领域的装备。不过,因为未进一步细分收入比例,篮球装备的具体收入尚不得而知。
由于虎扑上市计划中止,其最新的营收和净利润数据尚未披露。从2013年~2015年的数据来看,虎扑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并不大。2013年~201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98亿元、1.42亿元和2.0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518万元、750万元和3158万元。
不过虎扑仍在向A股IPO冲刺。今年6月,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站披露了《中金公司、东财证券关于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工作进展报告》,展示了股份转让及增资后虎扑股权结构的变化。
此外,资本也在加持虎扑。同样是在今年6月,虎扑又获Pre-IPO轮12.6亿元融资,投资方是字节跳动。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仅为虎扑业务整合提供了想象空间,也将有利于虎扑重启上市进程。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