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落幕,如何评价足协的U23政策?
凡事有益有弊,U23政策也不例外,总体而言,还是值得认可的。
在U23新政宣布开始实施的时候,外界一直不看好。毕竟这种模式是不符合足球发展趋势的,足球就是一个竞争上位的运动。但话说回来,我们国家青年足球可用之才越来越少是个不争的事实,造血能力的严重缺失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改革,提高年轻球员的最快途径就是让他们多打比赛,U23新政也正是应运而生。
新政带来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对各个球队排兵布阵以及战术调整都带来很大的制约,很多球队中新政球员就是球队的短板,我们经常看到开场十几分钟就有新的球员被换下,比赛精彩程度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物以稀为贵,那些颇具实力的年轻球员成了各个球队争夺的目标,由此引发的是身价虚高,能力与实力不成正比,也成了球迷吐槽的对象。
但是话说回来,新政的实施也有积极的影响。很多在球队没有机会的年轻球员通过新政得以出人头地,江苏苏宁的黄紫昌,长春亚泰的何超等等。不仅得以在联赛中崭露头角,也得到了国家队的召唤,我们的新生力量中有优秀球员的存在,缺少的是机会。如果新政继续实施下去,是否会有更多的球员冒出来?值得期待。
新政短期内还是有好处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我们的青训体制能否完善,足球基数能否扩大,喜欢踢球的孩子能否越来越多。解决好人才来源问题,是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
政策的目的是锻炼年轻球员,效果也达到了,有些年轻球员拿到了出场机会,表现也有进步,但是更多的当打之年的球员被打压。
俱乐部的实力受损,影响到了比赛的质量,影响了全体球员的进步。
U23政策下赛季可以继续实施,但是应该降低强度,场上保持一个U23在场上就OK。
如果想锻炼更多的球员,那就中超中甲扩军,增加比赛场次,U23联赛职业化实战化,这才是正道!
联赛才是球员提升实力的竞技场!
足协的u23政策真的对中国足球有帮助吗?
中国足协自从2017年推出U23政策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从最初的一人首发两人进名单到后来的与外援人数持平,再发展到今年的一人首发3人出场,可以看出足协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想让更多的年轻队员得到锻炼,为中国足球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中超各队在执行U23政策时屡屡祭出神操作,究其原因还是大部分U23球员的能力水平达不到中超的水平,但为了满足政策而不得已为之的下册,竞技体育和职业足球是要拿成绩来说话的,所以大多数主教练不愿意冒着牺牲成绩的风险来锻炼年轻队员。
而且一部分球队为了满足U23政策而做出的应付差事的换人越来越多,就像泰达主帅施蒂利克所说的,这样为了满足规则的换人对U23队员绝对不是帮助,反而会让他们受到心灵的打击,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天津泰达主帅施蒂利克最近也就U23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对某些教练的换人方式并不赞同,“之前我们看到有教练在比赛一开始就把U23球员换下,或者最后时刻用U23球员去换下一名刚登场的U23球员,但是这种换人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有两点原因,首先,成为球员之前,我们都要很好地做人。其次,我也是一名父亲,我想任何一名父亲都不希望他的孩子会被这样对待。1分钟前刚刚上场,1分钟后又被换下,完全是为了满足规则。这样对年轻人绝对不是帮助,他们会受到心灵的打击,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比如今天的谢维军,如果我们用另外一个U23球员很快就把谢维军换下,那理由是什么?”
所以我个人人为,中国足协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取消U23政策。因为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联赛,没有一个是用U23政策或者任何U系类政策来使得联赛发展的更好的,因为任何强制性的出场政策本身就是违背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的,不说世界上很多著名球星都是年少成名16、7岁就在职业赛场大放异彩,就拿曾经在泰达队有过不错表现的蒿俊闵、曹阳、毛彪等人来说,都是在没有U23政策的时候涌现的实力出众的年轻队员并且对球队确实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这足以说明只要有能力,不管你的年龄大小都会获得出场机会。反观现在的U23政策下,年轻球员每每在垃圾时间上场跑一圈再被队友换下,脸上写满了落寞和无奈,这样的政策难道真的是在帮助年轻队员而不是害了他们吗?!
帮助是有的,起码保证了年轻球员的出场时间,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他们的出场时间……俱乐部老板们花钱了,目的就明确了,一定要出成绩,别忘了他们都是生意人!不会做亏本买卖,哪怕有一点风险也不行!中国真正的足球人真心搞足球的除了徐根宝你还能说出几个?德国一个小国家,注册球员20000多(我们才3000多)他们从俱乐部到球员再到教练看看哪个不是一代或者几代都是搞足球的,就算有些不是,起码也是几代的铁杆球迷!这也就是我们足球搞不上去的原因之一吧!我们现在的老板们狂热并不是热爱足球,而是利用足球做生意,能好吗!反正我不信!
这政策就是人为导向,造成U23球员短缺,哄抬二线球员身价,会严重打击青年球员出国踢球深造的积极性。个人认为应发挥农村场地优势,发挥原有体校对体育的基础培训和选材作用,以县级、市级为单位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校际比赛,从中挑选可造之材,出资鼓励球员报考欧洲各大足球俱乐部的学校,目标入选各国二级联赛。通过有的放矢的育材,外加积极的规化外国球员为已用,十年时间中国肯定能重回亚洲之颠。中国足球之殇过去是投入不足,现在是金元足球,却阻碍了体育事业为国争光的本质。
足协究竟职与责的范围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百姓一头雾水!现在中国球市融资吸金能力相对向好,足协为什么不出台各大俱乐部的健制模型?比喻中超球队必须有U23、U21、U19、U17的各年龄组球队参加青年联赛。问题是足协有没全国性的组织各年龄组的比赛?有没有组织大学的全国校际联赛?有没组织媒体关注青少年联赛?
我们大中国的体育总局有没想到走出去引进来?乒乓球我国强大到要培养“群狼”来与我们争奥运金牌,乒乓球联赛也对外国球员开放,那我们是否能有组织的用外交方式输出体育强项的教练、球员,同时也对等要求他国协助我们提高足球员的水平呢?举国体制办体育总比资本主义有优势!
足协的U23政策怎么样?
觉得U23是当前比较实用有效的一项措施,对俱乐部如何培养和使用好U23球员积累了经验、树立了信心,更早地发现和投入年轻球员,可以激励竞争,加快优胜劣汰,提高青训水平,减少论资排辈。
由于U23国家队在亚运会中表现不错,目前两战全胜进9球不失球,提前小组出线。这是近年来国字号球队为数不多的较好成绩,有些人可能又要出来为U23政策说话了。但是我认为,虽然这个政策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弊大于利,不利于于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
1、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手段保证U23球员的出场时间,对他年龄段球员是不公平的,破坏了联赛的公平性。现在不少略微超龄的球员也就是24-26岁的球员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和上升期,受U23政策挤压最大的就是这一批人。一场比赛11名首发+三名替补总共14个出场名额,除去门将,还剩13个,中超各队普遍都是三名外援用满,那么也就是最少3名U23队员上场(还有一名首发),那么剩给国内球员的上场名额只有7人了。这就造成大量正值职业生涯黄金期的球员只能去打预备队保持状态,造成本就缺乏优秀球员的国足选材更少。
2、各队对U23政策的使用并不能保证大多数U23球员的出场时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超各队普遍是安排一名U23首发,踢一会就换人,然后垃圾时间再安排两名U23替补登场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出场时间,很难保证球员接受到锻炼。
3、纵观世界各足球强国,还没发现其他国家有这种政策。姆巴佩、登贝莱等青年才俊靠个人实力并没有靠什么政策保证就在俱乐部打上了绝对主力,职业足球的核心精神其实就是竞争,只有竞争才能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才能保证优秀的青年才俊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