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别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为什么就能拥有着八十多所的大学?
谢邀
因为中世纪没有你想得这么黑暗,你以为的中世纪,教会主导一切,国王和皇帝都是教皇(教宗)的舔狗(卡诺莎之辱),宗教裁判所堪比克格勃,老百姓都活得浑浑噩噩。
实际上,到了十一世纪之后,教廷的权威已经大不如前了,卡诺莎之辱的两个主角,亨利四世反攻罗马,格里高利七世被废黜并死在流亡途中。
再举个栗子,著名的阿维尼翁之囚听说过吧,法王菲力四世(就是达芬奇密码里面把圣殿骑士团杀得哭爹喊娘的那个)派人抓捕要把他开除教籍的教皇法卜尼斯八世,并且把教皇打了一顿,后者几周后死了,新选出的教皇惧怕法王,只得把教廷迁移到阿维尼翁。
随着经济恢复,城市繁荣,对于高级(相对来说)教育的需求已经开始出现,所以开始的大学主要教授的就是法学,医学,神学,哲学(这个哲学和后来的哲学不大一样)这类课程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东西,教会根本没办法禁止。
教会对于科学知识的态度也并不是一味的禁止,很多宗教人士都是科学家,他们在乎的不过是信仰与否和本身内部的异端。
甚至于教会还给予大学教师保护,魔幻吧,历史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他是复杂而模糊的,需要我们去多了解。
欧洲中世纪的状况,与我国西周的状况类似。
1,中世纪的罗马教廷相当于周朝的朝廷。
中世纪罗马教皇的地位类似于周天子,只是周天子是家族世袭,而教皇则是教廷内部推举产生。
2,中世纪的欧洲各国,王位继承须得到罗马教皇的许可。各国民众和王公贵族都得向罗马教廷交税。这与西周时期,朝廷与诸侯国的关系,相差无几。
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实际上就是罗马教庭治下的“诸侯国”。
3,西周有统一的官方语言文字《雅言》。同时,周廷也允许各诸侯有各自的语言文字,但是各诸侯国的贵族和官吏,必须要能正确的使用《雅言》。
中世纪的罗马教廷有统一的官方用语和文字,也就是“拉丁语”与“拉丁文”。同时,教廷也允许欧洲各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只是各国贵族必须要学会使用“拉丁文”,要能够用“拉丁语”交流。
4,西周朝廷以礼乐治天下。当时朝廷在各诸侯国均设有学府。朝廷利用学府推行礼乐教化,同时培养各地贵族丶仕生!
罗马教廷以宗教信仰统治欧洲。当时罗马教廷鼓励欧洲各国设立大学。罗马教廷利用欧洲各国的大学,推动宗教教育,不断加固对欧洲社会的宗教控制。与此同时,也利用各国大学,增进欧洲贵族子弟的学识和能力!
这也是早期的欧洲学者,都同时具有贵族血统、虔诚的宗教信仰、出色的个人才华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欧洲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宗教朝廷,而并非是什么黑暗的中世纪。资本主义财团不希望欧洲再次统一,所以刻意抺黑了欧洲的宗教历史。
中世纪欧洲之所以有那么多大学,那是罗马教廷为了巩固江山,而设立的宗教文化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以武夺天下,以文治天下,古今中外的情况,都差不多!
哪些国家的首都特别容易被记错?
①土耳其
“我要带你去土耳其”,如果去土耳其,一定不要错过伊斯坦布尔,我总觉得土耳其首都是伊斯坦布尔,谁知是安卡拉。
②苏丹
苏丹首都喀土穆(音卡土木),被我读成(可是木)。没文化真可怕,所幸被去过苏丹务工的哥哥纠正过来,没把人丢到家外,更没机会丢到国外。
③爱尔兰
爱尔兰首都叫都柏林,和德国首都柏林到底有什么关系?仅仅是翻译的问题吗?
④伊朗&印度
伊朗首都德黑兰,和印度首都新德里,也被我搞混过。都有个“德”,都是三个字,稍微一迷糊,就弄错了。
⑤澳大利亚
说到澳大利亚,首先想到悉尼,至于堪培拉,是首都吗?是,不过要顿一下,思考一下,为什么不是悉尼。
就像电影中的演员一样,有时候配角表演出色,演技到位,抢尽了主角的风头!同样,在国家各城市间也出现了这样的尴尬,有的城市风头完全盖过了国家的首都!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几个抢了首都风头的城市!
悉尼,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其中的悉尼歌剧院更是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很多人都误把悉尼当做澳大利亚的首都,其实堪培拉才是澳大利亚的首都!
日内瓦,作为世贸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在瑞士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都市。也常被认为是瑞士的首都!其实,瑞士真正的首都是伯尔尼!
里约,作为今年巴西奥运会的举办地!也常常被误认为是巴西的首都。其实,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相比于里约要冷门的多!
伊斯坦布尔,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也是土耳其的著名旅游城市!同样它也不可幸免的被“首都”,这让真正的首都安卡拉很尴尬!
仰光,缅甸的著名旅游城市,对于很多外国游客来说,它似乎就是缅甸的首都!其实不然,缅甸的首都叫做内比都!
上海,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同样被一些不明就里的外国人认为是中国的首都。此刻,不知道北京时怎么想的!
没想到,中国的上海也“中枪”了,但我更同情的是咱们的大首都――北京,心疼北京。也许真的是这些城市太有名了,所以才会被当成是首都。不过还是要提醒那些把其他国家首都记错的人,长点心,到时候出国闹笑话了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