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扣篮赛:史上最强
刚结束的2016年全明星扣篮大赛,确切说,拉文vs戈登。史上最强对决。没有之一。
如果论单人表现,卡特2000年全明星之夜的表现,可能依然是第一。
论话题性,J博士1976年首次罚球线扣篮,乔丹和威尔金斯那些年的绵延对决,可能还在。毕竟各自地位摆在那儿,有开天辟地的历史。
论难度,理查德森2004年那几个(包括未成功的空中接力转身胯下风车扣),可能依然是历史第一。
但论对决
的刺激程度,2016年全明星周末,拉文vs戈登,就是史上第一对决,没有之一。
话说,扣篮大赛那么多年了,最初风格,主要是两样。
曰飘逸,乔丹与滑翔机那样的:击败重力,划空无痕,尽量在空中飞得远一点,让人产生飞翔的幻觉。这个不一定复杂,但耐看,尤其是慢动作看。
曰凶猛,威尔金斯那一流的:凶恶乖张,动作遒劲。这路动作得看那一下,动作繁复,恶魔一般的暴力美感。
之后的扣篮手,大多兼而有之。
当然还有创意,比如塞巴罗斯的蒙眼扣篮、德怀特的超人斗篷扣篮——但这就是看个乐子了。
今天之后,我们可以说:
拉文已经达到飘逸流的极限了。
戈登则是力量系的巅峰——妙在他还很全能。
戈登第一个扣篮,胯下半转身扣,触目惊心。唯一可惜的是:他太高了。这个动作,其实小个子做更舒展。
拉文第一个扣篮,半空背后换手扣,这是去年使过的,漂亮,但不惊艳。
但这还只是热身。
在本届之前,最善于空中折腾花样的,是威尔金斯和理查德森。都是在空中舞弄箕张,雷霆万钧。
戈登的可怖之处:他的空中摘球胯下扣篮,动作够繁复,而且基本是在头齐平篮筐的地方做活。得手之后,戈登指天那个动作,是致敬卡特2000年接麦蒂传球,胯下扣篮之后那个动作。
拉文的罚球线空中接力,仅论美感,是旷古绝今的一下。
太美了。大巧不工,凭虚临风,极为纯粹的飞翔。
这时候,基调已经定下了:
戈登就是威尔金斯那一流力量系,拉文就是御空神行的飘逸系。
之后他们所做的一切,对比越来越明显。
戈登的滑翔摸头后转身挥扣,是他实际上最好看的一下子。还是有空中动作,但带了滑翔,整个就挥开架子了,特别好。如前所述:大个子扣篮的局限性,通常就是挥不开。
拉文那个空中接力挽球风车扣,还是那意思:你觉得我飘逸到极限了?我还有呢。
戈登那记空中折身一屁股坐下扣,是威尔金斯当年也没做到的大幅度曲折——当年威尔金斯也就是空中展腹风车反扣了,真没做到一屁股坐下这地步的。拉伸幅度之大,展开之凶猛,漂亮。
然后就是拉文那记罚球线风车扣。说实在的,到此我都有点麻木了,就剩”嗯真好,嗯真好。“
之后敲篮板边缘什么的,好看,但反而不如前面那几下纯粹,已经是在定名次了。
比赛中段,即,从拉文做出罚球线空接、戈登做出空中接力摘球扣、拉文做出空接挽球风车扣、戈登做出滑翔模头转身挥扣、拉文做出罚球线风车扣、戈登做出那一屁股那一段时间,是NBA扣篮大赛历史上,仅见的伟大对决。
难度不断攀登,而又美感爆炸。观众的期待值不断升高,而做出的扣篮也深孚众望。风格的强烈对比。节节攀升的热情。
太美妙了。
美妙到让人觉得,后面的什么颁奖啊评分啊都是多余的。
去年写的:
扣篮大赛的困境,很像是香港艳情片历史。
1988年香港电影开始分级,于是90年代初,香港艳情片百花齐放——恰如1984年NBA始开扣篮大赛后那几年的繁华。于观众而言,看个新鲜热辣,争相目睹;于演员和制片方而言,利益在前,纷纷下海;于是各类打破想像力禁忌的花招,一一上演。
但到90年代末的香港,老一代艳星不肯再露身段了,传统套路也拍得差不多了,只有新明星还肯赶年轻上来抖擞,但因为缺票房号召力,只能靠些搞怪噱头支撑——这就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NBA扣篮大赛,先头的巨星玩遍了花样,明星们也不肯下来玩了,只有年轻人自己耍耍宝,混脸熟。
21世纪的香港艳情片,基本靠炒冷饭、找新鲜面孔、卖概念(比如3D)、搀杂各类元素来哄人看——这就像近些年的扣篮大赛,企图求新求变,加入网络投票、汽车入场、超人斗篷等元素,越来越玄幻,但不像扣篮大赛了。
所以,2015年拉文的扣篮所以伟大,是因为:
——他的扣篮,都是一次完成。华丽的噱头必须一次做完,才能给人震撼。第二第三次,惊喜和感动便不免打折。
——他的扣篮未必繁复,没有噱头,但足够美丽。他几乎将杰拉德-格林那一派的轻逸潇洒上升到了极限。
本来,许多伟大扣篮并不一定复杂。2000年卡特的那一记前臂入筐朴实无华,只是暴力美学而已;乔丹的罚球线扣篮并不比其他人的罚球线扣篮远,但只有他在空中做了那个右臂后拉的姿态。
扣篮大赛该是怎样的呢》
是美丽,是一次完美的飞翔(风车、滞空、胯下换手们),然后圆润的接上砸球入筐那一下,是这个一气呵成的感官体验,而非斗篷、椅子、汽车这些杂耍似的玩意儿。
拉文的风格很像杰拉德-格林,但他比格林还要轻盈利落。他用滞空、平衡、游刃有余的动作,潇洒到行有余力的完成扣篮。所谓优美或饱满,就来自于行有余力。卡特那记360度风车扣,转完360度后还有力道挥洒自如的抡开手臂;乔丹在罚球线起跳,还来得及把右肩朝后拉一拉。拉文亦然:他不在空中手忙脚乱,只是信手拈来的一挥,经典就产生了。
所以,扣篮大赛是可以不那么繁琐、不用那么多道具、不搞杂耍的。你甚至未必需要前无古人的创新,只需要扣得足够好看,足够游刃有余。拉文所做的,就是一个扣篮大赛上,应该出现的扣篮。
所以对J博士而言,拉文的第一扣一定影响深刻:那就是不借助外物的,只有篮球和篮筐的一击——是最本真的一个扣篮。
去年,拉文的飘逸和纯粹,让扣篮大赛回来了。
今年,戈登给拉文补了一个对手。
力量与飘逸两种风格的极致对决。太美妙了。
话说到这里,补一句2000年,卡特的那一届。
卡特当年第一记360度风车扣,从飘逸到力量到饱满程度,都是满分。哪怕放在今晚,也不输戈登和拉文的任何一扣。
第三扣空中接球胯下风车扣,繁复和力量满分。
第四扣前臂直入篮筐,简单暴力到了极致。
最后那一下罚球线前一步双手扣,反而是当晚比较弱的一个了——但飘逸也够了。
论力量表现,戈登胜过卡特。论飘逸神行,拉文胜过卡特。
然而卡特当晚,是奉上了不同风格的若干个扣篮,而每个都是形神具备,很饱满
——这是今天对决中,戈登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
当然,反过来:
当晚卡特是一枝独秀,不像拉文和戈登今晚,是互为表里,互相映衬的伟大对决。像戈登那记一屁股扣篮和拉文的罚球线空接,风格映衬对比,过于美妙了。
基本可以说,在力量系和难度系历史上,戈登是可以和威尔金斯、理查德森(很少人在意,但他2002-04那些”不看慢动作都不知道他干了啥“的复杂扣篮,是登峰造极的)并驾了。
而在飘逸系扣篮手的历史上,拉文肯定是第一人。
如果要说非正式比赛中扣篮的话,说拉文是历史第一人,也不为过。
所以了:
他俩的对决,就是巅峰对决。没有之一。
戈登的力量、折叠、拉伸、肌肉、夯砸的力量,灿烂的雄性荷尔蒙,仿佛烈火。
拉文的飘逸、滑翔、舒展、挥动、凌空的轻逸,浩浩羽化登仙,风与月光。
看过今晚后,不用再遗憾,错过乔丹和威尔金斯那个年代了。
哦对了。
今天扣篮大赛最美好的一幕,其实是:当庄神带着已经不穿球衣的纳什出场时,老球迷都知道,纳什要秀足球技艺,助攻扣篮了。有个太阳球迷跟我说他要哭了。
我:因为想起纳什和斯塔德迈尔吗?
他:不是,只是想,如果纳什当初能和庄神搭档,该多好啊!
/(ㄒoㄒ)/
伊戈达拉被“黑掉”的冠军!颇具争议的06年扣篮大赛发生了什么?
NBA扣篮大赛史上有过不少有争议的判罚,拿今年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决赛当中小南斯的扣篮难度和水平其实都高于米切尔,联盟有点力捧米切尔的意思。就算是极其经典的2016年扣篮大赛也有球迷觉得不公,他们说戈登飞跃吉祥物的那一扣只是输在了满分只有50分。然而说实话这些争议性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真正最具争议的扣篮大赛其实是在2006年,那一年的扣篮大赛甚至因为结果改了规则。
先来介绍下那一年扣篮大赛的参赛者,灰熊的弹跳男新秀哈基姆瓦里克、“小土豆”内特罗宾逊、76人的二年级新秀伊戈达拉和同为二年级生为老鹰效力的约什史密斯。这四个球员无不是在扣篮上具备一定的天赋,尤其是约什史密斯,他在新秀赛季就拿下了2005年的扣篮大赛冠军,这一年参赛旨在卫冕,赛前他也是最被看好的一位。
再来科普下那一年扣篮大赛规则,不同于现在,2006年的扣篮大赛虽然也是预赛和决赛各自2个扣篮分出胜负,但是不管是在预赛还是决赛都没有时间限制。也就是说,没有扣进可以无限次地进行尝试,其中预赛环节必须要有一个扣篮是在和另一个NBA球员配合下完成的,无论是这个球员是队友或者是已经退役的名宿。
预赛环节,最被看好的约什史密斯和灰熊的新秀哈基姆瓦里克最先出局,约什史密斯输在了他的“雷声大雨点小”,他的第一扣在罚球线前两步贴了胶带,引得球迷纷纷期待,结果最终只是踩着线扣进。伊戈达拉和内特罗宾逊则分别有着令人惊艳的表演,前者和艾弗森的板后空接得到了满分,后者的第一个360度转身则得到了49分,最终两人闯进了决赛。
然而决赛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内特罗宾逊的第一个扣篮动作足足尝试了三分钟,他最终只获得了44分,而伊戈达拉则用一个空中换手拿到满分,第二扣,内特罗宾逊叫来了“土豆”韦伯,一记飞跃得到满分,此时的伊戈达拉只需要45分就能获胜,结果他的胯下换手刚好只得到了44分,比赛进入加时——这里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坐在最边上的评委肯尼史密斯本来拿的是9分的牌子,结果最后看了其他评委的评分举起了8分牌。这个加时赛,其实有点刻意。
加时赛当中,内特罗宾逊尝试胯下连续回环两次后砸板空接,但是这个扣篮再次花了4分钟,他足足尝试了15次,连在场的球迷和明星都看不下去了,结果还是得到了47分,相反的,伊戈达拉干净利落的底线胯下换手只得到了46分,结果出来的时候,连科比、艾弗森等人都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这次扣篮大赛原本可以早早结束,但是评委硬生生地把比赛拖进了加时赛当中。这也就算了,内特罗宾逊的最后一个扣篮花了超过4分钟的时间,耗尽了球迷耐心依然得到高分,而伊戈达拉听从科比建议的一扣却只得到了46分,最后联盟不得已为内特修改了“扣进结束”的规则,将计时的规则重新引进。而伊戈达拉,他后来再也没有参加过扣篮大赛,从此与扣篮大赛冠军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