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由情报部门成立的特殊球队,改写了韩国足球历史
文/贾岩峰 关于韩国足球的崛起,今天聊段往事,一个故事。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被米德尔斯堡球迷称为“红色蚊子”的朝鲜,成为最大的黑马,小组赛,他们在首战0比3前苏联的情况下,1比1智利,最后一战,他们1比0干掉了强大的意大利,引发了世界足坛震动。
同样被震动的,还有韩国当时的总统朴正熙,《京乡体育》透露,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深夜急召中情部(中央情报部简称,1999年改为国家情报院)头子金炯旭,告诉他,下届世界杯,一定要把朝鲜挡在决赛圈外面,即使做不到,也要见一次灭一次,“最好让他们后悔组建国家队。”
说起来,韩国当时是有机会出彩的,但因为“政治原因”,他们选择了弃赛,结果,朝鲜双杀澳大利亚晋级决赛圈。
在朴正熙以及继任者全斗焕眼里,足球就是不见硝烟的战争,事关国家荣辱和民族尊严。
金炯旭接到命令后,次年3月29日组建了阳地足球队,他见到球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赢不了朝鲜,你们都得死。”
金炯旭是青瓦台红人,他以最快速度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足球人才,并派出了多个特勤小组,确保所有被选中的球员都能顺利到达集训地。
名单里有20多人,包括金正男(曾执教山东和青岛,后任蔚山主教练、韩国职业联盟主席、1986年世界杯韩国队主帅)、李会泽(曾任韩国足协副主席、1990世界杯韩国队主帅)、金浩(1994年世界杯韩国队主帅)等人。他们被集中在中情部一处秘密基地,其中李会泽刚到延世大学门口就被中情部秘密带走了。
“我在高中时期成绩就很优秀,最大的心愿就是考上延世大学,结果我还没看到大学正门是什么样子,就被带走了。”多年后,已担任韩国足协副主席的李会泽回忆说。
那时候的阳地足球队,被称为足球界的“684特种部队”(684特种部队,又称实尾岛部队,是朝韩关系最紧张年代,由死囚和重刑犯为核心和骨干组成的一支秘密部队)。阳地足球队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击败朝鲜,属于军队编制,所有成员的作息时间、行为规范,还有训练强度,都向军人靠拢,而且,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每个人都会被监听和盯梢。
当然,他们偶尔会有假期,购物、喝酒、约会,但归队后,主教练崔贞敏会当面拿出一份报告,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喝了什么,端了几次杯子,说了什么话,甚至去了几次卫生间都有详细记录,对此,所有人都很害怕。
“我们的编制都在海军陆战队,但实际上,我们既不是真正的军人,也不是球员,我们是一群很特殊的,执行秘密任务的人。那时候,韩国足协有名义上的国家队,但当时,唯一一块天然草的草皮却给了我们,国家队不能随便用。我们每个人的收入,都相当于企业高管,但我们也经历了非人类的训练,和日出出门,天黑回来,常年如此。”李会泽回忆说:“有一次,我们去欧洲参加军人运动会,所乘的飞机刚起飞就发生了故障,差点儿以为完蛋了,迫降后飞机修好后,我们再次起飞。”
1969年,他们前往希腊参加军人运动会,输给阿尔及利亚后,没有马上回国,而是前往周边国家热身拉练,走访了前西德、奥地利、瑞士,105天打了26场比赛,取得了15胜2平9败的战绩。
“那段经历太宝贵了,我们知道了韩国足球原来是井底之蛙,什么都不懂,除了能跑,一无是处。”后来在日本长崎大学任职的尹基禄回忆说:“刚开始,我们输得很惨,后来边总结边调整,然后再比赛再总结,慢慢好了一些。但是,我们很累,经常要换交通工具,入境手续通常要办四五个小时,真的是磨人。”
这群特殊的人,开了眼,他们知道,仅凭借吃苦不足以提升真正的战斗力,必须学习。
从欧洲回来后,阳地足球队马上投入了第二届亚洲俱乐部锦标赛的比赛中,他们小组赛全胜,半决赛击败了日本联赛冠军东洋工业,决赛加时0比1输给了当时还在亚足联的以色列球队特拉维夫马卡比。
1969年10月12日,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在首尔进行,赛前一天,金炯旭来到了阳地足球队驻地。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能打败日本吗?”
李会泽回了一句,“如果有奖励的话,我觉得可以。”金炯旭一笑,扔给他们一个厚厚的信封。
第二天,阳地足球队代表韩国2比0击败了日本。
这是金炯旭最后一次造访这里,几天后,传出了金炯旭辞职的消息,随后,他流亡海外,死于暗杀。
随着政局的变化,再加上对朝关系改善,1970年3月17日,阳地足球队解散,所有球员自谋生路。
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终究未能完成“使命”:击败朝鲜。但是,李会泽通过朝鲜的国家英雄朴斗一,找到了自己失散在朝鲜的父亲——1990年10月10日,他在平壤与45年没见面的父亲度过了4天3夜。
阳地足球队的很多成员,都成了浦项制铁的一员,最初是打企业联赛和全国锦标赛,到了1983年,职业联赛成立,这批见过世面的韩国足球人,发挥了带头作用。
韩国首度打进世界杯决赛圈是在1954年,第二次是1986年,是金正男的杰作,1990年是李会泽,1994年则是金浩,这三个人,都是阳地足球队的核心骨干。
而他们,又带出了车范根、许丁茂、崔顺浩、金铸成、洪明甫、徐正源……薪火相传。
“不夜之城”特拉维夫(Sleepless Tel Aviv)
特拉维夫全称应该是特拉维夫-雅法(Tel Aviv-Yafo),包括特拉维夫和位于其南部的雅法老城,是位于地中海之滨的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面积51.76平方公里,人口约38万,主要为犹太人,占总人口约4%的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雅法。“Tel”在希伯莱语中的意为春天,“Aviv”意为小山丘,特拉维夫意即春天的小山丘。
从雅法老城远眺特拉维夫天际线非常漂亮
特拉维夫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较为世俗(secular),相对于耶路撒冷而言,没有那么浓烈、沉重的宗教氛围和处于以巴冲突浪尖和核心的紧张气氛,要轻松、惬意得多。这里也有美丽的海滨,随处可见酒吧、咖啡馆和购物中心,安息日也不关门的餐馆。
市中心的夜晚灯火辉煌
特拉维夫不仅是以色列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中心。以色列的大多数企业、行业组织等,包括特拉维夫证交所、主要媒体和出版社等,均将总部设立在特拉维夫。因此,特拉维夫可谓是以色列的“纽约”或者“上海”了。
金融中心
商业中心也有很多供市民休闲的绿地
轻松的氛围、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使特拉维夫成为最受以色列青年人欢迎的城市。很多青年人选择在此工作,如果他们能租得起或者买的起特拉维夫的房子,那自然是愿意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虽然特拉维夫消费相对于以色列各地要高很多,但是许多人还是愿意居住在这里。不仅因为有美丽的海滩、永不关门的餐馆酒吧,也是因为这里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水平。
特拉维夫有长长的海岸线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就业中心,每天早晨,在周边城市居住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特拉维夫。虽然特拉维夫的常住人口仅35万,可是就业人口却号称有100万,就业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领域和服务行业。比如,全国51%的银行系统工作人员都在特拉维夫工作。2003年时,特拉维夫36%的就业人口为本市常驻居民,56%来自大特拉维夫区域,8%居住在更远的地方。
围绕商业中心的高速公路网
特拉维夫是现代历史上、在以色列这片土地上兴建的第一个居民均为犹太人的城市,其发展始于1909年。当时,从欧洲来到巴勒斯坦的移民们定居在雅法老城。但是雅法的生活环境远不如他们所想象的,且雅法正变得日益拥挤。于是,他们决定在雅法以外的地方建立一个类似欧洲的“花园城市”。
罗斯柴尔德大街的绿化
地中海岸的风光
1909年,在雅法老城外的地中海沿岸的沙地上,移民们建了第一个一个犹太居民区Ahuzat Bait,这个社区便是现代特拉维夫的雏形。1921年,特拉维夫的犹太人与雅法的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促使犹太人在特拉维夫兴建新的商业中心。此后,由于毗邻雅法港,大量新移民的到来促进了特拉维夫的迅速发展,使之逐渐成为以色列的经济、文化中心。1934年,特拉维夫升级为城市。1950年与雅法合并,统称为特拉维夫-雅法。
老城雅法的钟楼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曾以特拉维夫为临时首都。此后,虽然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但并不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因此多数国家的使馆仍设在特拉维夫或邻近城市,我国驻以色列使馆即设在特拉维夫最繁华的本-雅户达大街。目前,以色列国防部仍设在特拉维夫,许多政府部门也在此设有办公室,部长们往返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两市之间。根据传统,总理每周会来特拉维夫办公一天。
白楼与现代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
特拉维夫之所以被成为“不夜之城”,是因为这里的娱乐业发达、夜生活多姿多彩。这里的酒吧、舞厅、俱乐部成了年轻人最爱光顾的去处,夜夜笙歌,往往是半夜2、3点了,大街上还依旧热闹。
夜晚的罗斯柴尔德大街
特拉维夫也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每年,这里都要举行同性恋游行。特拉维夫的同性恋游行得到了大家的包容,不会像在耶路撒冷的游行那样,遭到宗教人士的大力抗议。
市中心街景
虽然特拉维夫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但是可看的东西不少。
“白色之城”之旅: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滨海城市。特拉维夫又被称为“白色之城”。
包豪斯建筑外立面
特拉维夫建市之处,大批犹太人从欧洲移民到以色列,其中有17位毕业于德国国立建筑艺术学校的建筑师。这些深受包豪斯建筑理念影响的建筑师成为了特拉维夫的主要设计者。从20世纪30年代,一大批线条简洁、空间利用合理的平顶白房子拔地而起。在1931-1937年间,约有近3000幢这样的房子的特拉维夫建成。这些楼房的外墙大多为白色或浅白色,在阳光的映照下,整个特拉维夫一片白色,因此特拉维夫又被称为“白色之城”。2003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特拉维夫白城”被正式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包豪斯建筑
包豪斯建筑的特点是,线条简洁、没有任何没有用途的装饰;楼房的楼层不高,阳台长而宽大,但卧室窗户一般较为窄小,特别适合特拉维夫的地中海式气候好,也可以在夏天避免强烈的日照。这种现代主义风格、多功能、简洁而不经装饰的建筑十分适合特拉维夫这座年轻而且发展迅速的城市。
白城的老房子
特拉维夫市政府在保护“白城”建筑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市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白城”街区和建筑的政策。市民对建筑只拥有居住好使用权,不拥有所有权;不得改变这些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不得安装空调及影响建筑外观的其他设施;在邻近保护建筑附近地点盖房时,新房楼层不得高于原油建筑。
与新建筑并存
现在,“白城”的主要建筑位于特拉维夫的迪森高夫(Dizengoff)大街、罗斯柴尔德(Routhchild)大街和白俄利克(Bialik)大街上。
特拉维夫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包豪斯建筑
在包豪斯中心,有关于特拉维夫白色之城的图片介绍,告诉你在城市的哪些马路可以找到典型的包豪斯建筑。也可以在那里买到一些包豪斯工业设计品和有关书籍。在逛迪森高夫大街时不妨前往参观一下。也可以通过该中心预定包豪斯建筑半日游,费用在每人50谢克尔左右,有希伯莱语、英语、法语、俄罗斯语和德语导游讲解。
政府花了大量精力保护这些建筑
每年7月,特拉维夫市政府都会举办“白色之夜”纪念活动。在Rothschild大街及海边举行各类活动。
雅法老城(Yafo)
雅法在希伯莱语中发音为Yafo,阿拉伯发音为Jaffa,《圣经》中称其为Joppa,现在一般念做Yafo,即雅法。雅法城是迦南人在公元前18世纪建立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
老城的港口有多年历史
Jaffa在伽南语中意为“美丽的”。而根据基督教传说,雅法是由诺亚之子Yefet在大洪水后所建,并以其名字命名。也有人认为Yafo一词来自希伯莱语的Yofi,意即好、美丽。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表明,至少4000年前,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开始将它作为海上航行中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也因此而繁荣。
雅法港口及老建筑
雅法的灯塔
公元前15世纪,法老占领了雅法,将其划归自己领土。后来,雅法又归属“丹”部落。所罗门王统治时期,用来建造圣殿的黎巴嫩雪松,便是从雅法港运至以色列的。作为通向耶路撒冷的重要港口,雅法在在后来的几千年历史中继续屡经易手:亚历山大大帝、罗马军团、十字军、阿拉丁、狮心王查理、穆罕默德·阿里、奥斯曼苏丹、拿破仑等先后攻占此地。雅法一直是通往“圣地”的门户。
近处的老城与远处的现代建筑同样美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移民往往首先从雅法港抵达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以阿拉伯人口为主的雅法和以犹太人为主的特拉维夫之间矛盾不断,当时的英国委任统治者不得不将两市分开,以Hassan-Bek清真寺为界,犹太人不准在该清真寺以南置地。
月光下的老城古巷
以色列建国后,雅法老城的阿拉伯人口大量逃离,目前仅存约10000名左右的阿拉伯居民。1949年10月,特拉维夫第二任市长决定将两市合并。在分开40多年后,两市合并为特拉维夫-雅法。雅法面积6.4平方公里,约占特拉维夫-雅法总面积的12%,现又人口4.5万,包括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既有穆斯林也有少量基督徒。近年来,特拉维夫-雅法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雅法老城进行重建和开发,包括修缮主要干道、加强绿化,修整游艇码头、重振旅游业,大力发展当地教育和社保。
夜色中的雅法老城
1948年联合国决定以巴分治之前,雅法人口75000,其中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城市也被划归巴勒斯坦国。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雅法,阿拉伯居民大多外逃,仅剩约4500人,构成现有约1万阿拉伯人的基础。
老城建在山丘上
1950年,雅法与特拉维夫合并。之后,旧建筑或拆或毁,只有老城得以幸存,如今成为艺术画廊、工艺品商店、餐馆和酒吧的聚集地。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雅法港在阿什杜德港建成后,也不再作为商业港口,只供渔船和游艇使用。
周末去逛逛喝一杯放松下
雅法在《圣经》中曾被多次提及,所罗门修建圣殿所用的黎巴嫩雪松通过雅法港运输,先知约拿从此出发前往亚述首都尼尼微,圣徒彼得在此使寡妇Tabitha复活。各种文明的碰撞融合,加上浓厚的宗教背景,赋予了雅法别具一格的风格。
老城中有很多别致的小房子
雅法最漂亮的要数Ha-Pisga花园了。花园位于一座约30米高的Tel(即小山丘)上。爬上山,可以远眺整个特拉维夫海边,天气好的时候尤为漂亮。一边是蓝天白云,一边是特拉维夫繁华热闹的海滨。山上的雕塑,被称为Status of Faith,讲述的就是犹太人的三个较为有名的故事,分别是亚布拉罕杀子献祭、攻占耶利歌城和雅各与神角力的故事。
中世界废墟中的花园
橙子是雅法的特产,贴着雅法橙标记的桔红色橙子每年都出口到世界各地,它们也是雅法如此出名的的原因之一。相传,雅法橙是公元9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以色列的,也有人说雅法橙的品种是由一位亚美尼亚monk从远东带到以色列的。品种最纯正的雅法橙应该是椭圆型的oval,味道甜中略带酸,并有独特的香味,且皮薄十分容易切下。当然,现在所以产自以色列的橙子都被贴上了雅法橙的标记,已经无法区别了。
雅法市场中的各类水果
雅法现共有11座教堂,最著名的是方济会修道院和圣彼得教堂。(Monastery of St Peter)位于Kedumin广场西侧,建于1891年,是一座拉丁巴洛克风格的罗马天主教修道院。并不是很大,内部装饰也较为俭朴。
圣彼得教堂一侧
圣彼得教堂
雅法老城里的小巷子十分狭窄。以十二星座命名的街道上,可以看到陶瓷制的星座标志,以表明路名。在纵横交错的小路两旁,有许多看着很有品味的画廊、精致的艺术工作室、首饰店,当然,也少不了饭店和咖啡馆。
游客漫步在历史悠久的老巷中
雅法的小山上,有一个白色雕塑,被成为“信仰雕塑”(Statue of faith),讲的便是犹太祖先的三个小故事。
信仰之门
雅各与神角力 :亚伯拉汉老年得子以撒,以撒40岁后娶妻生了双胞胎儿子以扫和雅各。《旧约圣经》记载,一晚雅各在约旦河畔渡河,突然一位天使从天而降要与其摔交。雅各与天使一直摔到黎明,双方仍无法分出胜负。天使见无法取胜,便在雅各的大腿根捏了一把,使雅各扭了腿。但雅各仍然带伤继续与天使对抗。天使见无法摆脱,只好央求到:“天亮了,让我走吧。”雅各说:“可以让你走,但你必须祝福我。”天使得知他叫雅各后,便说:“今后你不再叫雅各了,你就改名‘以色列’,因为你与神角力取得了胜利。”“以色列”即“Israel”,意即“与神角力之人”。太阳出来后,雅各腿瘸了。由于这个缘故,世代犹太人一直忌讳吃动物蹄筋。从此以后,雅各的子孙便得名“以色列人”
亚伯拉汉杀子献祭 :《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汉是否虔诚,并命他将自己的独身儿子以撒带到摩利亚山上,献祭给上帝。亚伯拉汉毫不犹豫地将以撒带到山上,并筑坛架木。正当亚伯拉汉准备用刀杀死被捆绑的以撒时,上帝派出了天使将其阻止。原来,上帝已经完全了解了亚伯拉汉的心迹,便阻止其动手。这时,正巧旁边出现一头公羊,亚伯拉汉便将公羊作为祭品奉献给了航的。
此处是远眺特拉维夫的绝佳位置
约书亚攻打耶利歌城 :约书亚是摩西忠实助手嫩的儿子。逃出埃及的犹太人在他的带领下奇迹般地渡过了河水滔滔的约旦河,并随即向耶利歌城发起进攻。耶利歌城(即今天的杰里科)是从东向西进入迦南地的必经之路。相传,约书亚命令一支卫队走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着的是七名拿着羊角号的祭司,再之后是扛着《约柜》的祭司,最后是压阵的后卫队。拿羊角号的祭司便走边吹号,队伍中的其他人不出声地按队伍顺序行进。一连六天,这支队伍每天绕成一圈后方才返回营地。到了第七天,他们绕城走了七圈。到第七日的第七圈时,约书亚的命队伍中的所有人跟随着祭司的号角一起高声那好。结果城墙轰然倒下、不攻自破。约书亚率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城,把男女老少全部杀死,占领了耶利歌城。
夕阳下的钟楼
特拉维夫海滩:
位于特拉维夫北部。这里不仅有沙滩、美女,还有不少时尚饭店和酒吧,因此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是2年轻人最多的一个海滩
地中海的海水清澈湛蓝
地中海的水质虽比不上印度洋或红海,但也还是不错的。遇上好天气,潜下水去,也能看到不少的各式各样的小鱼。躺在大海的波涛里摇曳、看着地中海落日,实在是无比的惬意和放松。美丽的海滩和滨海大道从城市北部的特拉维夫港一直延伸至南部的雅法老城。
海风吹拂,带着阵阵凉意
虽然靠近海滩的区域早已建满了许多宾馆,但好在他们并未把自己面对的海滩圈为己有,所有的海滩仍是免费向公众开放。虽然如此,也依旧有不少市民抱怨,高楼阻挡了他们的视线,也挡住了夏季来自地中海的习习凉风。市政府在鼓励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对更广大市民的呼声加以考虑。
特拉维夫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开放现代的城市,虽处于中东沙漠地带,但是有地中海的洋流作用,气候宜人,非常宜居,无论是出差还是度假都很惬意,以色列当地的媒体《耶路撒冷邮报》给出的居住在特拉维夫的10个理由:
1.特拉维夫有美丽的海滩。
2.相对于耶路撒冷而言,特拉维夫的冬季相对温和。
3.在特拉维夫可以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生活水平有所保证。
4.特拉维夫有许多纽约式的餐馆和酒吧,以及欧洲式的咖啡店。
5.你可以穿着紧身上衣和短裤走在大街上,没有人会觉得你奇怪。
6.周五晚上可以穿着光显地去泡吧,甚至找到“一夜情”。
7.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让你想到以色列的现代化和创造力。
8.即使是安息日,商店、酒吧和餐馆也都不关门。
9.你很快就能学会希伯莱语,因为这里很少有欧美国家来的移民。
10.你总能找到穿着打扮的机会,因此会永远走在时尚前列。
朋友们,有机会可以自己去领略一下,看看是否跟中国的上海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