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城,原来还可以这样游!


昨天是中国旅游日,下午3点到5点,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直播活动开启。《楝树花开》电影女主角于小磊、绍兴本土说书人方天和外籍友人阿卜杜拉组成“越城探秘团”,通过Z视介直播平台、越城文旅抖音号、《楝树花开》电影腾讯视频号三大平台,带领全国网友云游上大路、仓桥直街和鲁迅故里等电影取景地,向全国网友展示了绍兴古城独特的人文魅力。

影视文旅深度融合
直播解锁越城新玩法
当天,跟着直播镜头,全国网友线上体验了一场越城经典文化地标和美食之旅。
“大家看,这些就是电影里反复出现的楝树。”站在仓桥直街府桥头,于小磊指着河边已满是绿叶的苦楝树介绍,“说实话,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我都不认识这棵树,现在看到它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希望大家来绍兴打卡苦楝树的同时,也多多支持我们的电影。”
转场至鲁迅故里,青石板铺就的东昌坊口在雨后泛着温润的光泽。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方天深情解说:“这里留有鲁迅先生的足迹。”阿卜杜拉则用外国视角解读三味书屋,为直播增添国际元素。
直播团队精心设计了美食探访环节,于小磊化身“吃播”大快朵颐,勾起一众网友的味蕾。印糕的软糯、榴莲臭豆腐的奇特组合、黄酒冰淇淋的冰火两重天、一景鲜奶的醇厚、冰淇淋拿铁的创意搭配……于小磊每尝一样,都会给出细致反馈,将绍兴美食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直播中,在咸亨酒店门口,“孔乙己”在桌面上排出几个大签,一碟茴香豆和一碗黄酒瞬间端到了他面前。沉浸式场景演绎引得众人哄笑:“‘孔乙己’阔气起来啦!”于小磊细细品尝着软烂入味的茴香豆,又抿了一口太雕奶茶:“这个甜度刚好,特别适合女性饮用。”
越城区文广旅游局会稽山旅游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巧妙结合中国旅游日与城市电影上映热点,创新推出“影视+文旅”推广模式。前期已联动府横街小吃街、上大路茶饮街和迎恩门风情水街近百家商户,线上线下同步发放优惠券及楝树主题文创产品。
数据显示,仅《楝树花开》视频号直播就吸引4500余人在线观看,而该账户1000多的粉丝量,足以显现社会的关注度,评论区互动热烈。不少本地网友作为东道主,积极回答外地网友的各个问题,不遗余力地推介家乡的美食美景。
电影热映引发打卡潮
专家建言国际化推广
《楝树花开》上映四天即掀起越城旅游新热潮。该影片制片人孙和平说,目前电影主要在宁夏、深圳、宁波、杭州等地上映,上映以来收获好评连连。有海外的观众看到电影后萌生探访绍兴的念头。他们通过影片了解到江南有这么一座小城,除了传统的小桥流水,也有高楼大厦,为此感到新奇。
前两天,宁波天南地北绍兴人柯桥联谊会组织了宁波观影会。“一部《楝树花开》,尽显越城之美。从线上走进现实,黄酒咖啡喝了,黄酒棒冰吃了,用脚步丈量了世界,用眼睛感受了美景,用心体会了生活。”谢女士看完电影第二天就从宁波来到越城打卡。
孙和平说,有苏州的电影爱好者看到影片后,为影片中展现的越地之美所陶醉。对方希望电影能多多在苏州排片。“苏州和绍兴都是江南古城,像绍兴以这样的长电影模式宣推城市之美,形式比较独特,值得苏州借鉴。”该爱好者说。
中国译协影视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深电影制片人何钦为在宁波参加《楝树花开》的首映礼,特意调整了行程。剧本的完成度,演员的挑选,影片的剪辑、音乐,绍兴30多个景点和城市发展理念润物无声巧妙植入,都让人赞叹不已。
何钦认为,本片是践行国家“跟着电影去旅游”理念的力作,希望影片在院线公映的同时,在全国更多的地方举行观影活动,同时申报参加有特色的国际电影节,让影片走进更多观众心中,让影片拍摄地成为国内外观众打卡地,助力绍兴文旅发展。
新闻多看点
今晚油价下调,加满一箱油将省9元
绍兴两地,入围省级试点!
事关电动自行车,9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绍兴这些集体和个人,拟获全国表彰
当班小布:叶露洁记者 吴可蒙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编发


1931年,日本间谍拍摄的绍兴古城,一幅尘封百年的绝美水墨史
引言:在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为实现对中国实施殖民统治的图谋,组建了诸多像“亚细亚写真大观社”这类的情报组织,还派遣了大量探险者和学者前往中国,借助摄影手段对整个中国进行全面的探查。

在那之后,这些极具价值的照片被收录进了一本名为《亚细亚大观》的摄影集中,本期为大家呈现的22张老照片便源于此。接下来,让我们开启时光之旅,共同领略90多年前绍兴别具一格的人文风情!(注:以下黑白照片均已做上色修复处理)

▲俯瞰绍兴城
站在高处眺望绍兴城,能瞧见城内被纵横交织的运河与水道环绕。这些水道不但为城市的交通和灌溉带来便利,还成了绍兴水乡别具一格的景致。河道两侧分布着古色古香的宅院和建筑,与绿树繁茂的街道相得益彰。

▲大禹陵
大禹陵是大禹埋葬的地方,也是国内唯一纪念他的墓地。照片里的碑亭,很好地呈现了它过去原本的样子。可惜的是,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意义的碑亭,在1956年被一场强劲的台风破坏了。为了记住历史、传承文化,1997年,人们按照碑亭原来的模样仔细仿建,让这一文化古迹重新出现在大家眼前。

▲乾隆御诗碑亭 大禹陵
传说在公元1751年,也就是乾隆十六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到南方巡游,来到了绍兴。他亲自前往祭拜大禹,还创作了一首五言诗,以此来抒发对大禹治水所建功业的敬重之情。为了让这首诗能够长久留存,人们在禹庙大殿的前方树立石碑,把诗刻在上面,并且修建了一座亭子将碑覆盖起来,这便是乾隆御诗碑亭。

▲大禹庙
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的大禹庙,其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不过,根据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造过禹庙,但现在已经很难证实。现今的大禹庙是在梁大同十一年开始建造的,在那之后历经各朝各代,多次重建又多次损毁。如今,它坐落于绍兴市东南方向6公里处的会稽山麓,和禹陵、禹祠相互毗邻,一同构成了祭祀大禹的神圣之地。

▲绍兴东浦
这张相片鲜活地呈现出一处黄酒之乡的别样风采。我们能够清楚地瞧见一列列有序摆放的酒瓮,它们紧紧挨挨地排布在河岸边,部分酒瓮上面还覆盖着草席或者布帘,目的是避免酒液挥发或是遭受污染。这些酒瓮数目繁多,彰显出彼时绍兴黄酒行业的兴盛与规模。

▲东浦酒乡
绍兴自远古起便是黄酒的发源地,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酿造工艺和浓郁绵柔的滋味享誉全球。照片里的那些酒坛,恰恰是绍兴黄酒文化的鲜活写照。它们不但见证了彼时黄酒行业的昌盛,还蕴含着众多酿酒师傅的汗水与才智。

▲制酒流程(一)
酿酒的工匠正将盛酒的坛子置于庭院之中。

▲制酒流程(二)
制作人员正在对酒糟进行处理,打算将原料置于酒坛之中进行封装。

▲制酒流程(三)
酿酒工匠拿荷叶做成的盖子将酒密封好,再用泥巴糊在瓶盖位置以防酒品变质。

▲制酒流程(四)
封装完毕的酒将由这些船只运往全国各个地方销售。

“晋源坛行”商业字号
在绍兴东浦,有一处“晋源坛行”的古老商号庭院,各种各样的酒坛整齐又随意地排列着。这些酒坛大小不同、模样有别,却一同展现出当时酿酒行业的兴盛与发达。

▲古城外
这张风光照片拍摄于绍兴城外,呈现出一片宁静的河面和远处的山峦。河水波澜不惊,倒映着周边的景致;河岸上绿植郁郁葱葱,远处的房屋若隐若现。在淡蓝色天空的映衬下,一座岩石山壁雄伟矗立,让画面更具层次感。整个画面宁静而古朴,尽显绍兴城外的自然美景。

▲鸬鹚捕鱼
一位身着蓝色衣裳的船夫,手持长桨,在墨绿的河面上自在地划行。在他所乘的船上,一只鸬鹚雄姿英发,和一只灰色的鸟并排站着,打算帮忙捕捉鱼儿。河岸的墙作为背景,衬托着这一古老的捕鱼技艺。尽管画面色彩已经褪去,但却十分鲜活,满是复古的韵味。

▲绍兴迎恩门
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七年的迎恩门,地处绍兴古城的西北角落,它是从西边进入绍兴城的要道,也被叫做西郭门。不过,随着时光流转,原本的城门由于长期缺乏修缮而坍塌,还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遭到破坏。照片里呈现的是重建之后的迎恩门。

▲陆路城门迎恩门
作为绍兴古城的关键出入口,迎恩门目睹了绍兴历经数千年的文化延续与历史演进。自越王勾践建造城池起,直至南宋时期对城门的修缮整治,再到近代孙中山先生前来探访,迎恩门始终是重要的见证者。

▲绍兴三江闸桥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北三江口之处的三江闸,是一座古代的大型挡潮排水闸。它于明代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开始修建,由绍兴知府汤绍恩牵头主持,历经九个月的时间才宣告竣工。这是一座大型石拱桥,横跨三江口,将绍兴城区的南北两岸连接在一起。

▲绍兴府山上那座名为望海的亭子
望海亭最早建于公元前490年,是由越国大夫范蠡建造的,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的瞭望。在历史长河里,望海亭除了具备军事瞭望的功能,还是文人墨客登高欣赏胜景的重要之地。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赋诗“海亭树木何茏葱,寒光透折秋玲珑。湖光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以此来赞颂望海亭的秀丽景色。

▲绍兴古城民居
照片鲜活地定格了中国水乡别具一格的韵味,呈现出一条静谧且古老的河道。河道两旁伫立着具有传统中国建筑风格的房屋,这些房屋以白墙与黑瓦作为主色调,黑色瓦片覆盖在屋顶之上,如此色彩搭配和周边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景。

▲绍兴城内
能够发现画面的中心位置被平静的水面所占据,有几艘小船惬意地漂在水面上。这些小船不但承担了水上运输的职责,还摇身变成了市场里交易的场所。建筑的墙壁上隐隐约约能瞧见一些店铺的名称,它们一同营造出了这个水上市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气息。

▲母与子
在绍兴城的街道上,有一家临街的酒铺,风格古朴而雅致,店招处一面写着“太白遗风”的旗帜正随风飘动。酒铺里面,沿着墙壁堆叠着许多绍兴花雕酒坛,阵阵酒香弥漫开来。一位年轻的女店主闲适地坐在门口,手中忙着织毛衣,针线在她指尖快速穿梭。旁边,一个可爱的小孩正坐在方凳中间,模样天真可爱,给这宁静的酒铺增添了一份温暖的氛围。

▲位于绍兴郊外的普通百姓人家
在绍兴郊外的一户普通人家中,一家人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个小男孩头上戴着顶帽子,看起来他们正在专注地进行编织或者缝纫的活儿。背景里的门、瓶子还有碗,让画面更添了几分生活的烟火气。他们身上的旧衣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故事。

▲城内一景
于绍兴的城门旁,有一条运河曲折延伸,河岸边挺立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巨型樟树。石台阶高低有序地延伸进河里,方便乌篷船轻松停靠。在岸边,古朴典雅的宅院分布得错落不齐,每一处皆弥漫着江南水乡特有的优雅与风情,让人沉醉其中,不愿离去。
结尾之际:跨越百年的岁月长河,绍兴宛如一幅清幽且厚重的水墨画,悄然在我们眼前舒展开来。绍兴的魅力,不单单在于其外在的风光,更在于那深深扎根于历史土壤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历经百年的时光流转,绍兴的城市风貌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然而,它所独具的那份韵味与美感,恰似水墨画里的留白之处,始终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心田,化作了永恒的回忆与憧憬。
相关问答
绍兴到古城怎么走-171****5831的回答-懂得
绍兴就是古城,你这里指的古城是哪个呢?最好说清楚一点。从绍兴市区出发,可以沿着沿江路一直向南走,过了钱清桥后继续前行,经过曹娥江大桥和滨江路...
绍兴古城八字桥广宁桥长桥一河二岸旧房如何更新?
谢谢头条的邀请,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分析的首先呢,本人还没有到过那里,不敢胡乱去解释或者回答,毕竟知之为知之。还是另请专业人士会比较好谢谢头条的邀请...
绍兴古城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答: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听从谋士范蠡"须建于四通八达之地方能建立霸业"的建议,在会稷山以北重建越国国都,绍兴古城建城开始。答: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听从谋...
绍兴古城晚上开放么
古城不收门票,古城内部分景点晚上不开放。浙江绍兴,是江南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越国的都城。在历史上,她还曾经有过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
千年古城绍兴介绍?
绍兴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千年古城,积淀着千年的魏晋遗风,融着掷地有声的风骨,今天让我们乘一叶乌篷,穿梭于纵横交错的纤道之中,心随湖水共悠悠,感受这特有的江...
骑单车慢游绍兴,古城城市“慢行系统”效应显现,你怎么看?
绍兴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值得你的驻足。绍兴这座城市的特点是从外向里包围,中心城区分散,主要有三个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县级市有诸暨、...
绍兴十大古镇?
绍兴古镇有斗门古镇,安昌古镇,东浦古镇,柯桥古镇。这四大古镇,尤其满带烟火味的江南水乡风情。1斗门古镇位于区境北部。面积42.01平方千米。镇政府驻洋汪...
绍兴四大古镇哪个好玩,有什么不同?
个人觉得,整个浙江如果要说哪个城市最适合旅游的话,我还是觉得绍兴是最好的。无论走的绍兴的哪个古镇地方,都让人赏心悦目。个人觉得,整个浙江如果要说哪个城市...
求绍兴四大古镇的名字?
安昌古镇安昌古镇是一处拥有绍兴原汁原味而且门票免费的好地方,这里没有像网红古镇般的商业气息,同时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气息,腊肠和酱油是这...
怎么从萧山市中心附近出发去绍兴安昌古镇?具体点的,古镇的边上有没有其他的景点了?
从萧山坐车到瓜历,瓜历要坐三轮车,路不远的,也就是过个桥,就是安昌镇九鼎村,九鼎村坐805路公交车,路过安昌古镇,直到柯岩风景区。从萧山坐车到瓜历,瓜历要坐...